高管离职,业绩亏损,自查发现大额资金流出,还被曝上市前或存在部分挂靠项目以自营名义披露的情况……奇信股份(7.010, -0.78, -10.01%)(维权)3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关联人疑似占用1.31亿元
奇信股份自称为一家集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及物联网平台、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于一体的“健康智慧人居综合解决方案商”,是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
奇信股份于1月29日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亿元至13.5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10亿元至13.60亿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期间费用占比较大,以及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存货等计提减值3亿元至4亿元。
除了业绩大幅亏损,奇信股份原实际控制人关联人疑似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1亿元。
奇信股份于2021年12月31日公告称,经自查发现,公司于2021年1月1日合计向达欣贸易转账1.31亿元。经核查,上述款项的转出,系在公司未与达欣贸易签订商务合同,也未发生实质性的商务经济往来下发生的,截至目前,上述款项尚未归还。
深交所2月14日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就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原因、大额资金流出事项等问题进行说明。
上述大额资金流出事项发生后,奇信股份曾表示,迅速启动自查,成立调查领导小组,并于1月23日向新余市公安局报案。近日,公司收到新余市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正式启动对相关涉及人员的立案调查工作。
经营模式存疑
高管层震荡
另据深交所关注函,前期有媒体报道称,公司上市前存在部分挂靠项目以自营名义披露的情况。
深交所要求奇信股份说明,目前是否存在挂靠、转包的情况,如是,说明具体的业务模式,并逐一列式涉及的项目情况。
深交所还要求奇信股份针对前述项目所确认的收入及成本情况,是否存在以总额法代替净额法确认收入的情况,如是,结合风险报酬转移等情况,进一步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具备商业实质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12月,奇信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经营模式为自主经营,不挂靠、不转包。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业内人士表示,挂靠本身属于违法行为,也会让公司的财务数据失真。
一系列问题积累之后,奇信股份进入到阵痛期。近期,包括董事、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总裁、证券事务代表、非职工代表监事等在内的公司多位高管相继辞职。
频频被交易所发函问询
近期,奇信股份还因频繁变更审计机构而被深交所发函追问。
2021年12月10日,奇信股份披露公告称,拟聘任中兴财光华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为一年。原因为“综合考虑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服务审计需求等”。
2022年2月17日,公司披露另一份公告显示,经与中兴财光华所友好沟通,公司拟改聘天职国际所担任2021年度审计机构。再次聘任天职国际所为2021年审计机构的原因为“中兴财光华审计任务繁重及人员调动困难,天职国际对公司业务较为熟悉等”。
深交所要求奇信股份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服务审计需求等因素,详细说明首次变更2021年审计机构的原因,并详细说明公司不再续聘天职国际所后又再次聘任其作为2021年审计机构的理由是否前后矛盾等。
目前,奇信股份近期已多次延期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公司预计将延期至4月6日前完成关注函回复事项并及时披露公告。
全面注册制深入推进
加大信披违法惩戒力度
2021年证监会办理虚假陈述案件163起,其中财务造假75起,同比增长8%;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案件32起,同比增长50%。
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始终是监管执法的重点。证监会强调,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循信息披露的各项规定,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证监会将持续保持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惩戒力度,增强监管震慑。
“在稳步推进注册制背景下,信息披露作为核心环节更应从严监管,给投资者更加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近期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释放出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信号。”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原文链接:奇信股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依法从严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