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国证券报记者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实地采访。由于谢长生身体健康原因,记者未能见到其人,但其团队核心成员C教授(简称“核心成员”)出面与记者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以下是相关对话内容。
中国证券报:你们特别注重产业转化?
核心成员:对,但我们转化不是太成功,这确实跟产业有关系,加上我们没经验,对资本市场不太了解。从技术本身来说,产业大方向没有问题,关键是看谁来主导,怎么主导。
中国证券报:你们开发了一种蓝光存储系统,磁光电一体化架构,能否介绍一下国内蓝光存储发展情况?
核心成员:紫晶(存储)最早是做光盘生产线,做红光碟片,2014年的时候也做蓝光,25G的(碟片)。当时提出“四个一”,即10000片(一个光盘库至少做到1万片光盘),1GB/s(总体带宽),100万以下(每套光盘库价格不超过100万元),1PB(一个机柜的存储容量不低于1PB),因为应用到大型数据存储才有商业价值,理论上不外乎就是便宜、省电。公司名字则从紫晶光电设备改成紫晶存储。我们只钻研技术,在光盘生产线领域他们很厉害。有时候,资本想赚快钱,沉不住气去沉淀。
中国证券报:武汉光忆是你们的产业化平台?
核心成员:对。其实2013年学校要求做这方面工作,但并没有特别运作这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沉淀,也就是基本维持。
中国证券报:武汉光忆旗下的超大容量光盘库技术和紫晶存储的蓝光存储系统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吗?
核心成员:从名字上看一样,但内容不一样。我们用光忆来做这件事情,已经小规模试销,因为成本低。现在做到磁光电一体化,根本就看不到机械延时。当然,我们并没有大规模运作,因为光忆没有生产线,主要靠朋友或者合作伙伴来推广。技术是我们的发力点,(资本市场)太复杂,我们完全驾驭不了。
中国证券报:早期你们帮助紫晶存储,想要完成产业化落地,但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实现你们技术层面的这些东西?或者完成度比较差?
核心成员:当然我也能理解。他有上市的要求,上市公司要为股东服务。刚才你一查就知道我们在叠嘉,其实我不想搞,大部分股东扯皮。
中国证券报:你们专注学术,和资本运作其实是平行关系,是两个世界。
核心成员:他们搞那些虚的,夸大的东西,我们又不知道,我们总不可能天天盯着。
中国证券报:之前紫晶存储披露自主研发的蓝光存储系统通过工信部的科技成果评价。
核心成员:那只是生产,蓝光存储系统环节很多。
中国证券报:只是生产技术?
核心成员:对。他们其实最早的技术有一点,就是光盘镀膜工艺。他们在工程方面做得挺好,但对于资本来说可能不太感兴趣。
中国证券报:在产业化落地方面,你们之前一些合作伙伴,比如刘武军、刘畅,他们现在还继续支持你们吗?还是说他们只是紫晶存储那边的?
核心成员:没有。由于原来一直想,学校那边要求知识产权费,他们公司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可能也没钱,做不了知识产权转化。我们支持他们是希望把技术真正落到市场,但公司在运作方面不是特别顺畅。
中国证券报:是否利用家人代持方式,设立产业化平台,再通过外部相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商业伙伴一起运作?
核心成员:找准人很重要,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就是找准人很重要,但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人。刘总(刘武军)是主动找过来的,我们哪能辨别是不是(合适的人选)?然后他就带各种领导来参观,那就试试吧。当初为什么搞叠嘉,就是因为他们说市场我们都给你找好了。
当然,市场有很多变化,成功和失败都有各种因素。产业化没有做好,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没有找准合适的人。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像浪潮这样的大企业,因为他们不干这件事,包括华录,他们不愿意合作。
中国证券报:背后有一些股东,存在短期的利益诉求,驱使公司冒进?
核心成员:对,他们的光盘生产线做得非常好。为什么和他们合作?在光盘生产线领域,国内市场他们主导,当时和他们合作就是看中这些。
中国证券报:他们当时没有给你们股份吗?
核心成员:其实私下里稍稍给了一点点,当然很少,我们也没指望,那个时候还早。(记者注:紫晶存储公开披露的股权结构显示,该教授团队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持股。)
中国证券报:当时谢教授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核心成员:谢老师是实验室副主任(记者注:最新信息显示,谢长生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担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筹)副主任),分工就是谢老师做整体战略支持。谢老师主要是学术、社会和资源等方面。
中国证券报:武汉光忆股东里面有王立环、刘玉姣、王玮等人,这些都是你们的外部商业伙伴吗?
核心成员:都是一些亲戚朋友。
原文链接:紫晶存储造假调查:蓝光数据存储项目背后疑云重重